为青少年“心灵”撑伞,湖南省立法筑造“心育绿洲”

时间:2025-11-21 来源:《年轻人》、湘微教育 责编:刘丹 编辑:唐翌殊

分享到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持续变化,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湖南以法治力量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全力打造湖湘学子“心育绿洲”。

前段时间,《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表决通过,并于7月1日起施行,力求整合全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全省各级各类学生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并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方案”。

【一种考验:为何要为心育立法?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直接提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师生身心健康”的要求。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要求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

湖南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早有积淀。早在2014年,湖南省委5号文件便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2017年省委7号文件进一步提出“高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省教育厅等部门同步制定高校、中小学专项政策及医教协同机制等配套文件。

2025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条例》,将心理健康教育从“软指标”升级为“硬约束”,以法治刚性构建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制度保障网,推动“心育”工作迈入新阶段。

【一份责任:湖南心育《条例》有何突破?

在《条例》立法过程中,湖南始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吸纳各方意见。立法调研阶段采用“大数据分析+解剖麻雀”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全省14个市州,涉及20余所不同类型学校。湖南《条例》有三个显著突破。一是覆盖范围更全,将大、中、小学生全面纳入,既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重视全体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二是干预链条更完整,构建起“预防—筛查—干预—转介”的闭环体系;三是责任主体更明晰,有效避免了过去政策中“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模糊地带。

经过多轮打磨,《条例》最终形成涵盖预防、干预、保障全链条的23项制度创新,为湖湘“心育绿洲”筑牢了法治根基。

2024年12月,湖南省政府正式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若干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历经三次审议修改,《条例》于2025年5月29日表决通过,并定于7月1日起施行。

湘潭大学第二十二届“5·25”心理健康月现场活动——同心击鼓:感受信任与支持的力量

从内容上看,《条例》始终以“促进”为核心要义,构建“预防—筛查—干预—转介”的完整闭环,形成覆盖“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全链条责任体系。

湖南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龚勋是这次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专业支撑者。她结合一线案例为立法提出具体建议:“学校应当依法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为其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与持续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这些建议均被《条例》采纳。此外,立法团队还参考了湖南省高校师生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平台“湘听热线”的运行数据,将“全员育心”理念正式融入《条例》内容。

作为我国首部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南《条例》的出台已为全国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北京高校相关负责人来湘调研时表示,《条例》将“五育”并举、“家校协同”等政策要求转化为法定职责的做法,对本地完善相关立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目前,部分省份已组团来湘考察,拟参考湖南经验推进本地学生心理健康立法工作。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湖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许抗表示,从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纲领性文件到《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湖南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过了很长一条关注关心关爱、实践探索创新的道路。落实《条例》要求,在具体工作方法上,全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着力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青春活泼、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要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缓解全社会教育焦虑。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快建立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和成长辅导室,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医教协同机制、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优化、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要协调属地有关部门,加强对游戏、影视、读物等各类产品的内容审查,全方位织就学生心理安全防护网。

【一张考卷:心育《条例》如何落实落细?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湖南《条例》为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与治理工作,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子,也为培育青少年“心育绿洲”清晰地画出了重点、难点,选准了突破口。

下一步,落实《条例》成为核心任务——将宏观规定细化为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清单”和“行动手册”,更要通过制度化设计,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织密坚实的心理健康防护网。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性,是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袁红梅提出设想,学校需建立由校党委书记牵头,学生工作部、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心理中心和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工作联席会议”,定期研判风险、共享信息、部署行动。

协同作战,务求实效,“五育”并举,重在学校全员育心力量的整合与集结。以“智育减压”“劳育赋能”为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周彩萍认为,要严禁挤占体艺课,推行作业熔断机制,从源头减轻学业负担;要实实在在建设校园劳动责任田,建立社区服务积分制,通过相应的体力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抗逆力。

明确家庭教育的早期主导和全过程积极参与配合,是《条例》的重大突破之一。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院长欧健指出,推进《条例》实施,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社区要加强对家长的正面宣传引导,家长要提升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认知”,重视心理变化、包容心理冲突、支持心理咨询、主动参与联防,与学校同向同行,帮助学生成长为积极阳光的时代新人。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5 ·25”心理游园会上,学生参与“指纹画”活动

“《条例》对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是让咱们的工作有了‘名分’和‘章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必须做好的‘分内之事’。学校依据《条例》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强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转介机制,推动心理健康筛查常态化、制度化。《条例》将进一步促进家校协同,特别是在寒暑假、考试季等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与跟踪。”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副部长杨迪禹强调了关键时期的学生心育工作。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聚焦应届毕业生,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心理中心武杰老师提到,学校高度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开放了心理辅导绿色通道,同时组织心理教师在暑期进入学生实习企业,开展专门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毕业生平稳度过“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期。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发展性教育,是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养成和终身幸福能力提升。以“促进”为主题的《条例》,既突出重点人群,也面向和服务于全体学生。长沙市长雅中学校长黎云介绍,长雅中学逐步形成“学校—医院—家庭”三方联动的学生心理支持体系。学校将对照《条例》逐条修订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善从预防、预警到干预的工作流程;通过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剧大赛、运动减压等活动,营造积极、包容、温暖的校园氛围;升级家校沟通平台,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家长开放日”;与社区、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医院专家团队定期进校园开展活动。

长沙市长雅中学2025年秋季心理普查现场

《条例》的出台,对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政策支撑和行动指南,也给了教师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底气。湘潭市雨湖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研员段敏老师直言不讳:“以前家长一句‘孩子没病,我们带回家自己开导’,就能把学校挡回去,常常错过了黄金干预期。”她用两句话概括现在的最大感受:以前劝不动家长,现在是有法可依;以前家长不敢面对自己,现在是必须面对,让心理教师面对家长时更加有力量。目前,雨湖区教育系统加强与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联系,签署了“区域医校融合发展协议”,4所学校进驻了专业心理医生,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湘潭市雨湖区开展学生心理团辅活动

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唐添翼就《条例》的落实提出思考。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通五融合”生态建设,促进永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发展;二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创新培养,整合行政资源、教研力量、师训平台和名师工作室专业力量,发挥最大合力;三是针对《条例》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营造“人人育心、时时育心”的良好氛围。

“比如说上周的某一天,我上2节课、听1节课、做1个咨询,将近晚上7点才下班。之后,我还要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联系家长。”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孙艳玲老师接受采访时坦言,心理咨询比上课、搞活动、做课题而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当遇到危机干预时,“我们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她期待《条例》能够切实落实好,各学校要进一步充实心理教育师资力量。

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今年开展的“5 ·25”心理节活动

长沙市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系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该校副校长李蕾表示,《条例》为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了清晰指引,助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心理支持体系。学校将继续巩固“德心云V课堂”《如果我是爸爸妈妈》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成功范例,让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体会父母亲的角色,积极劳动,以心换心,进一步融洽亲子关系。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彭玮婧全过程参与了《条例》的制定。如何发挥《条例》的作用?她提出了建设“实验区”的构想:可以组织专业而深入的研讨,邀请心理教师、校长等,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困境(如:学生拒绝求助、家长不配合、资源不足等),对照《条例》条款,共同研讨解决方案,生成《条例》落地的实践办法;还可以选取部分地区或学校作为落实《条例》实验区,重点推动心理健康“筛查—转介—治疗—返校支持”闭环管理,形成可推广的区域协作模式。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表示,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普遍化的发展趋势。各地各校要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深刻认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条例》的出台,是我省教育战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契机。我们要深入领会《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工作细则,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落实健康第一、系统治理原则,用心用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撑起广大青少年头顶的蔚蓝晴空。

责编:刘丹 编辑:唐翌殊

来源:《年轻人》、湘微教育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